CHINESE OVERSEA LITERATURE

考中学  

在中国,每当大汗淋漓的夏季,高考`考高中和考初中却总是牵挂着千家万户的心.竞争激烈的严酷现实,使得大家都格外重视,孩子们在考场里,父母亲`爷爷奶奶`外公外婆们则在考场外焦急地等候,每考完一门,家里人马上围 着孩子,递上吃的 , 喝的,并迫不及待地问孩子考得怎样?又是安慰,又是鼓励,考完后马上忙着对答案,考得好的欢天喜地,有的还宴请宾客;考得不好的,怨声载道,甚至发生悲剧.

但是,在加拿大考中学却很平静,看不到紧张的气氛.我的外孙五岁来到加拿大,今年小学毕业,去年秋季报考了魁省排名第一`第三`第八`和第十五`等六所中学,全部榜上有名.有的学校表示:如果你来我校上学,可以免去150元的注册费.也有的学校报到时间过了好几周了,还一再来信:欢迎你能上我们的学校.为此,我们全家特别高兴.当然,首先应该感谢老师们的辛勤"耕耘"以及他们高水平的教学质量.其次,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给他的帮助很大,由于他阅读中文不成问题,他喜欢看我从中国买来的新版"十万个为什么"和中国小学生的教科书.怪不得他的老师问他:中国小学生学的数学是不是比这儿难得多?他通过阅读大量的中文书籍,丰富了知识面.炎黄子孙万万不可忽视中文,否则,不仅仅考中学是个损失,恐怕对孩子的一生都将是个损失.当然,这一代人的人生道路很宽广,尤其在加拿大,我看到许多一般的公立中学毕业的孩子们,照样上很好的大学.

我想起他妈妈上中学的情形:那时,"四人帮"刚垮台不久,百废待兴,学校在逐渐恢复秩序,市里的中学不愿意接收大企业的子弟,认为他们有条件自己办学,于是我们这个五千多人的单位也成立了子弟中学,由于文革中师范断层,教师只得从技术人员中抽调,我就是"一切听从党安排"而从事教学工作的.我的孩子别无选择地只能上子弟学校,女儿从子弟小学毕业后,没经过考试直接编入子弟中学的重点班,当上到初二时,我发现好教师都换到教别的年级了,他们班上安排的都是毫无经验的代课教师.一种职业敏感性告诉我:完了!我的孩子只要耽误一 , 两个月就会很难赶上, 我认为初二是关键, 怎么办? 市里的中学进不去,因为我们这些"外来户"没有亲戚可投靠.我只得将

女儿果断地转到她父亲单位的子弟中学去了.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,后来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 重点高中,以后又考入重点大学,那是个"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"的年代,全国高考才招二十多万人,而且高考前还要经过预考,预考的淘汰者就被取消高考资格,参加高考的录取率约3%.这就迫使人们必须把握住考中学的那一关.

我又想起半个世纪前我考中学的情况:解放初期,我在北京东四小学毕业后,我家搬到东大桥附近刚建好的中纺部住宅区,因此,考中学时理所当然要报考离家近的北京女四中(现在的朝阳中学),最主要的因为它是当时全北京市的六所公立学校之一,女中又是独一无二,其余全是学费比公立学校高出六至七倍的私立中学,相当我父亲半个月的工资.加上弟弟妹妹的学费,家里有九口人吃饭,月月入不敷出,在计划经济的年代,除了工资是不可能有别的收入的,缺那么些钱是个补不上的大窟窿,所以,父亲说我如果能考上公立学校就上,否则,就纺织厂当女工.解放初期,毛泽东把工农看得比较重,连共产党都是工人阶级的政党,所以,上学和当工人都无所谓,考完后也不发通知,更没有电话,自己去看榜,邻居的女孩说我们都没考上,我差一点儿榜都没去看,那时,按时不报到就算自动放弃.发榜那天,在传达室对面围墙上的红纸上看到了我的名字,此后,她去了纺织厂当女工,我成了中学生.

我还想起小时侯听我二姨父讲他考中学的故事:他家不算富裕,但望子成龙的父亲好不容易筹备了钱让他到县城去考中学,途中却被小偷偷个精光,回去又怕挨打,走投无路时,正好看到军校招生,而且不要钱,于是,他成了职业军人,在抗日战争中,表现相当出色,后来是傅作义下面的一位团长,和平解放北京后执意要"解甲归田",在"文革"中被红卫兵折磨致死.

我见证了四代人考中学,人生中最关键的也就是那么几步,过去,考中学往往关系到人一生的命运.我经常想:如果我不给女儿转学,她可能考不上省重点高中,更谈不上考入重点大学以及留学加拿大攻读硕士 , 博士了;如果我考不上公立中学或没有去看榜,我也不可能成为工程师和"人类灵魂的工程师";假如我姨父没丢钱,他那么优秀肯定能考上中学,大学,说不定他还是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,仍会键在呢!

外孙他们这一代人生活在一个海阔任鱼跃 , 天高任鸟飞的时代 , 大陆的孩子们道路也很宽广 , 不象他的前辈那样一考定终生 . 但是 , 还是应该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, 因为中学阶段对人生中的人格培养 , 学识以及习惯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 .